益气法亦称补气法,是针对气虚证而设立的一种治法。任师在临床实践中运用益气法治疗多种疾病,均获得满意效果,常用配伍方法如下:
1.益气解表法:由益气药与解表药组成。治疗素体气虚,外感风寒。出现恶寒,发热,易倦,舌淡苔白,脉浮大无力或沉而无力等证。常用黄芪、人参与羌活、防风、麻黄等同用。临床上用于虚人、老年人、病后体虚的外感病。
2.益气固表法:是治疗表虚,卫阳不固之证。病人心悸、气促、自汗盗汗,动则加剧,身倦乏力,舌淡脉弱。常用党参、黄芪配合浮小麦、白术、牡蛎、芍药等。
3.益气升提法:脾主运化,其气主升,中气不足,清阳下陷则食少倦怠,泄泻便溏,或内脏下垂,气虚便秘等症,应用益气药配合升提药治疗,疗效颇佳。常用黄芪益气补中为主药,配合党参、白术、甘草益气健脾,柴胡、升麻以升提脾气。
4.益气通阳法:是一种治疗心气虚,胸阳不振,瘀血内结所致胸痹证的方法。临床上冠心病、心绞痛、心肌梗塞病人常用此法治疗。患者许某某,男性,52岁,因急性心梗住院。症见胸闷胸痛、汗出,脉细弱结代。诊断为心气虚,胸阳不振。服用黄芪、边条参、瓜蒌、薤白、桂枝、降香、川芎、炙草等,并配合西药抢救后,病情缓解出院。
5.益气温阳法:以黄芪、人参配合肉桂、附子等药以达益气温阳。治疗心气虚,心阳不足所致气厥证。病人多见心悸气促,自汗肢厥,动则气喘,疲乏身倦,脉沉细等症。常见于心衰的病人。
6.益气利水法:是由益气药与健脾利水药配合,以治疗气虚水肿、脚气、湿痹等病。常用黄芪为主药配合防己、茯苓、白术等药,临床上用于风湿性心脏病、肺源性心脏病、慢性肾炎引起的身重浮肿,汗出恶风,心悸气促,小便不利,舌淡苔白,脉细弱等症。
7.益气祛瘀法:气为血之帅,气足统摄血运,使之循常道而行。若气虚无力推动血运,则血行迟缓,滞涩沉积,瘀血阻络,致使半身不遂。任师治疗脾胃虚弱,气虚血瘀,血不循经引起的胃出血,经常用生芪、党参配合大黄、白芨以治气虚血瘀证。
8.益气养血法:气血互根,正气虚衰,则血之生化无权而致血虚之症,益气养血法就是“血脱者,益其气”的治疗方法。首选黄芪以益气,当归以养血,二药配合能益气而生血。临床上多用于产后出血之贫血,再生障碍性贫血,以及营养障碍性贫血等症。
9.益气摄血法:脾主统血,脾气虚弱,则统摄无权,引起出血症。益气摄血法就是针对此证而设。常用黄芪配合党参、白术、茯苓、阿胶等健脾摄血。临床用于妇女崩漏、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出血性疾病。用黄芪、党参、白术、当归、白芍、熟地、阿胶、紫珠草、甘草等药后,血小板计数回升,紫癜消失。
10.益气生津法:脾为后天之本,津液生化之源。脾气虚弱,则津液生化无源,出现气津两虚之证。临床上常用益气药配合生津滋补阴药。目前糖尿病患者,屡用此法。
11.益气祛风法:用益气药配合祛风药,治疗气虚血亏,血虚生风之症。常用于治疗顽固性荨麻疹及划痕性皮炎等病。用黄芪配合当归、熟地、首乌、防风、荆芥、白蒺藤、白芍药。
12.益气托脓法:正气虚弱,疮疡内陷,或者脓成不溃等症,治疗时必须益气以托脓生肌。临床多用于疮疡、脓疡、肺痈、肠痈等病。重用黄芪,益气生肌,托脓,配合川芎、皂刺、桔梗、薏仁等。
结语:益气法是治疗气虚证的主要法则,适用于心肺气虚,脾胃肾气虚等证。
任师对益气法的运用,常以党参(人参或太子参)、黄芪为主药进行配伍运用。盖黄芪补气固表,党参补脾益肺,两者配合可用于治疗各种气虚病证。临床上黄芪必须重用,一般以30克至60克为宜,少则效力较差。若作为补气固表,则以蜜炙黄芪为主;若以托疮生肌、利水消肿者则以生黄芪为主。党参则掌握在10克至45克之间,以肺气虚为适应证。若汗出肢冷,气息短促,脉微欲绝者,则以吉林参或朝鲜参为主药,单独使用或配合附子、炙黄芪以益气固表。或用西洋参配合五味子、麦冬以益气生津。总之,必须根据临床症状灵活应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