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射洪中医院-任明主任医师官方网站上以疗君亲之疾,下以解贫厄之苦
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临床思维方法

(一)辨证与辨病的概念及必要性


临床思维的方法,是认识疾病和处理疾病的根本思路。任师在数十年的临床实践中,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思维方法,是比较全面地客观了解疾病的本质的方法。


中医对疾病的认识,着重于辨证。所谓证,并不是一个症状或一个综合症群,而是概括了疾病产生的因素和条件,结合着不同体质反映出来的各种不同的证。所谓辨证,就是运用四诊(望、闻、问、切)所得资料,全面了解病人所出现的症候(症状和体征),然后对症状进行分析,明确疾病发生的原因、部位、性质,探索其邪正对比,从而掌握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实质。而西医对于疾病的认识着重于辨病。所谓辨病,就是运用现代医学各种(物理及实验)诊查手段,获得临床资料及其病理变化,对疾病整个过程的本质,作出正确的诊断。


当然,中医对某些病,西医对某些证,也是有所理解的,并不是绝对的。因此,我们对辨证和辨病必须要有正确的认识。证候是疾病反映的现象,疾病是证候产生的本质,因此证和病是一种因果关系,是有不可分割的有机联系,是矛盾的对立和统一,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就是比较正确地全面地认识疾病的方法。


至于必要性,任师认为中医以朴素的辩证法作指导,以脏腑辨证为核心,对各种疾病进行分析归纳,着眼全局,注意病情质变,强调具体情况具体分析,有很大优越性。但也存在着很大缺点。如偏重于疾病所表现的全身变化,对局部的病理过程,实质性损害,不能深入了解,对有些疾病的本质,不完全通过证表现出来时,就无法进行辨证,或仅表现一些假象,本质的病理变化被掩盖时,就容易造成误诊。再如脏腑辨证规律、证候和立法、处方均有固定的配合,当脏腑证候已消失,而病因继续存在时,也无法进行辨证。如果能和西医辨病相结合,吸收辨病的长处,针对病原加以用药,这样就可以补充辨证的不足。这就是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必要性。


另一方面,西医注重病原和病因,对机体生理病理研究详细,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观察细致,检查手段多,诊断较准确,治疗针对性强,这是很大优越性。但也存在一些缺点,如有时忽视整体治疗,容易陷入机械的局部观点,或对目前一些疾病的发展机制还未阐明,或检查不出明显器质性病变的疾病,就无法治疗。再如受局部定位等观点的影响,对机体的反应性不予重视。如果能和辨证相结合,吸收辨证的长处,就可以取长补短更加完善,这也是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必要性。


总之,中医的辨证和西医的辨病,在现阶段都存在其优缺点。从临床实践出发,认识同是一种疾病,可以出现不同的证,而不同的疾病,却可以有相同的证。因此,既要重视辨证,也要重视辨病,才能提高疗效。

  

(二)以唯物辩证法指导实践


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是矛盾的对立统一法则,自然科学的一切研究对象,都必须运用这个法则,在医学上我们运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方法,也必须以对立统一法则来指导临床实践,正确认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,局部和整体,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以及发展的阶段性等问题,才能使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方法,显出它的优越性。


1.普遍性与特殊性


现实中的每一个具体事物,都包含着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。矛盾的普遍性是指各种矛盾的共同点,即矛盾共性。矛盾的特殊性则是不同事物矛盾的各自特点,亦即是矛盾的个性,脱离矛盾的共性,或不包含共性的个性,都是不存在的。在医学上,每一种疾病的发生与发展,由于发病的机理不同,因而有其普遍的规律。但在每个病人,由于其具体情况不同,如年龄、性别体质等因素的差异,也就有其特殊性一面。辨病可以掌握一种疾病的普遍性规律,即寻找疾病的共性,而辨证则可分析每个病例的机体内部病理各种表现,即注意疾病的个性。两者结合起来,既了解疾病的普遍规律,又能掌握疾病的特殊表现,从而获得全面的认识,对提高疗效,促进医学理论的发展,有很大的益处。


例如,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,以持续性动脉血压增高为主要表现。从辨病的观点出发,认识血压增高是这个病的普遍规律,而使用降压药物,则是治疗主要方法。但从辨证的观点出发,认识本病有肝火亢盛,阴虚阳亢,阴阳两虚,痰湿壅盛等不同的临床表现。因而提出平肝泻火,育阴潜阳,阴阳双补和祛湿化痰等不同治疗方法。任师曾于早年治疗一例男性病例,主诉为头眩晕、耳鸣、眼花反复发作5年之久。西医诊断为高血压,动脉硬化病,而反复用降压灵、益寿宁等未愈。改服中药,通过辨证,认为头眩晕,如坐舟中,伴耳鸣、眼花、恶心呕吐、口干、皮肤烘热,睡眠不佳,舌红苔薄黄,脉沉细带弦,属肝肾不足,阴虚阳亢之证,治宜壮水之主,以制阳光。处方杞菊地黄汤加女贞、旱莲、双钩、白芍、生石决、杜仲等,共服十多剂后,血压下降,诸症悉平。本方既从辨证而用杞菊地黄汤合二至丸,且结合辨病,而用大量双钩藤、生石决、杜仲以降压重镇。既可解决其矛盾的共性,又解决其矛盾个性,因而疗效甚佳。


2.局部与整体


局部与整体是对立的统一,是相互关联的。任何疾病都存在局部和整体的关系。整体的功能状态和局部的病理改变是互相联系,互相影响,互相制约的。整体的功能状态是抗病能力的基础,在多数的情况下,它对疾病的转归起着主导作用。但在某种情况下,局部的病理改变,也能引起全身性的严重变化,形成影响集体功能的决定因素,局部病变改善,整体功能才能恢复。中医的辨证理论,重视整体观念,认为脏腑是相关的,一脏一腑及其体表的病变,也即是局部可以影响整体。如口腔溃疡是一个局部的病变,从西医辨病的角度看认为是维生素B2缺乏症,而用核黄素治疗,但有时效果不佳,而按中医辨证治疗则收效甚大。如任师曾治疗一位病人,口腔溃疡四十余天,舌面及粘膜和口唇有多处溃疡及糜烂,经服维生素B2等及其他西药无效。他根据整体辨证,认为患者除了口舌生疮外,尚有面赤唇红,口舌疼痛,饮食及语言艰难,盗汗失眠,大便秘结,小便短少,舌质红,脉细数,辨为火毒炽盛,阴津灼伤,宜滋阴降火,清热解毒,用药如银花、连翘、生地、麦冬、元参、沙参、百合、板蓝根、黄柏等治疗,并外用黄柏片洗净含口中,共服十多剂而痊愈。这就是局部疾病,但根据中医辨证,以调整机体内部平衡而取得效果的。


西医辨病理论,注意病原探讨,着重局部的发病机转,所以在一定情况下,局部病变成为影响整体的决定因素时,则针对局部的处理,是不容忽视的,例如我院在治疗一位阑尾炎病人时,经手术后一般情况好转,但发热不退,用抗菌药疗效不明显,配合中医辨证,采用清热解毒剂,热仍不退。后来将左下腹部盆腔残余脓肿作穿刺,排出脓液后,发热即退。这是局部病变影响整体,针对局部处理而获得疗效,值得我们借鉴。


3.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


研究任何事物的过程,如果存在两个以上矛盾的复杂过程,就要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,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,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。一种疾病在发生和发展过程中,都存在许多矛盾,但其中必定有一个主要矛盾,这个主要矛盾,就是决定和影响疾病的性质或转归的,治疗时应该解决其主要矛盾,其他各项矛盾,也就能解决了。任师在临床上,根据中医辨证,西医辨病的长处,对于那些中医和西医都不能单独解决的疾病,有时以辨证为主,辨病为辅的治疗方法,有时以辨病为主,辨证为辅的治疗方法来解决其主要矛盾,使治疗更加切合病情的需要,从而提高其治疗效果。

   

(三)几种结合的方式


任师在数十年的临床实践中,通过辨证和辨病相结合比较全面的认识疾病,因而提出如下四种结合的方式。


1.以中医理论的特点进行结合


中医理论的特点是整体观念强,概括性较高,从运动的观点出发,认识机体和疾病的关系,既注意疾病的普遍性(共性),又注意疾病的特殊性(个性),前者就是“异病同治”,后者就是“同病异治”。根据中医理论,六腑“泻而不藏”,是“以通为用”的生理特点,对由任何原因所引起的六腑不通,临床上病理反映,即出现不通则痛的疼痛症状,依照这个理论,一切急腹症的共性“不通则痛”,在治疗上就要“以通为用”,作为治疗总则,达到“通则不痛”的目的。属于梗阻类的急腹症,如肠梗阻、胆道梗阻、阑尾炎等所出现的疼痛,就采用“通里攻下”法再结合辨证施治的规律进行治疗,结果使一部分病人免于手术获得痊愈,从而达到异病同治的目的。

 

2.以西医理论的特点进行结合


西医理论的基本特点是注意形态学的观察对疾病的局部变化,有比较深刻的认识,所以治疗措施就针对性强,这是西医的长处。


例如对肺脓疡的处理,西医的处理原则是“有脓必排”。某医院中医科,运用“有脓必排”这个理论,采用中药桔梗这一强有力的含皂素的祛痰药,结合中医的辨证,分阶段在X线配合下,对肺脓疡进行治疗。第一阶段,病人多由于炎症与脓液引流不畅而发热,X射线上见脓腔有水平面。以大量桔梗12~15克配合鱼腥草、鸭跖草、半枝莲、野荞麦根等清热解毒药的应用,则见病人咯出大量脓痰;第二阶段,病人咯出大量脓痰后,热退,X射线片上脓腔全显而无液平面,则以桃仁、冬瓜仁、苡仁祛瘀化痰,以破散脓腔,并继续应用上述清热解毒药以消炎;第三阶段,X射线复查,炎症又退,但脓腔未闭,可在消炎祛瘀基础上加用黄精、白芨补肺扶正,以达脓腔闭合。按上法治疗,平均一个月左右,脓腔完全消失。这证明正确地运用西医理论进行中西医结合是可取的。

    

3.以中西医理论各自的特点进行结合


对某些疾病,单用中医辨证或西医辨病进行治疗,效果往往不佳。如果根据病人的不同年龄体质,发病原因和机体对疾病反映的临床表现,充分发挥中医辨证和西医辨病的理论长处,互相取长补短,则可提高疗效。例如慢性肾炎肾变期,从西医辨病,认为这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,由于肾小球毛细血管的基底膜因变态反应性损害,引起的通透性增高,致使大量蛋白从尿中排出,产生蛋白尿,而血浆白蛋白的降低,即引起严重浮肿。这时往往先用激素治疗,收效甚大,疗程虽短,但副作用大,复发率高,疗效不巩固。如果此时加上中医辨证,运用健脾补肾为主的方法进行治疗,则可以克服上述的副作用,反复率少,疗效比较巩固,但疗程长,收效较慢。两者各有长短,当病人高度浮肿,排出大量蛋白尿时,先用西药激素控制为主,中医辨证为辅;当病情稳定之后,则以中医辨证论治为主,而激素逐渐撤消。根据本病不同发展阶段上的不同特点,把中西两种方法结合治疗,能收到较好效果。任师在临床上治愈多例慢性肾炎,对此他深有体会。

    

4.以中西方药的特点进行结合


中医用药处方的传统是按照理法方药来制订的,是适应中医辨证施治的规律而发挥效用的。但事物总是在不断发展,在临床工作中,体会到目前一些疾病,如果按辨证治疗,有时不能取得明显的疗效。因此,采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方法,在一张处方中,包括这两方面的功效,是能提高疗效的。


例如肾盂肾炎急性发作,过去如果按照中医辨证,认为是下焦湿热而用八正散等为主进行辨证治疗,症状消失很慢。效果并不显著,任师在临床上常结合西医辨病而加上几种抗菌的中药,效果就很明显,不必再用西药抗菌素治疗,其处方如下:清热:黄柏、知母、木通、柴胡;利湿:车前、滑石、淡竹叶;抗菌:银花、连翘、蒲公英、紫花地丁。这样组成的一张处方,既体现辨证,又体现辨病,在实践中,取得明显效果。



联系我们
射洪中医院-任明主任医师 办公地点:射洪市中医院 门诊内科五 电话:0825-6661703 地址:射洪市太和街道美丰大道239号
友情链接: 射洪市中医院

扫描二维码
获取更多资讯

Copyright @ 2021. All rights reserved. 工作室. 蜀ICP备19015123号

川公网安备 51092202000077号

欢迎光临本站,您是第 位访客!